【選緘講座】注意事項&講者介紹

即將於3月11日下午一點舉行的「用愛聽見沉默~2018選擇性緘默症講座」(現正接受報名),感謝各界踴躍報名,為了讓更多師長、專業人士,和關心選緘的朋友,參與這場難得的專家來台公益演講,我們決定更換場地。
請注意!(1)場地更換為:國家圖書館B1演講廳(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)。(2)您若欲取得教師研習時數,須於107年2月26日前至特教通報網報名。(3)因報名踴躍,且口譯成本以人數計算,若您需取消,請盡早告知(email:selectivemutismtw@gmail.com,或電洽:陳靜惠0923121606)
講者介紹
Ruth Perednik為焦慮及選擇性緘默症治療中心(美國、英國、以色列)主任,倫敦大學和希伯來大學教育和心理雙修,同時是家長、老師和治療師,投入選緘領域25年。
她的著作The Selective Mutism Treatment Guide廣受推薦,除了擔任治療師,她也透過演講、工作坊和線上課程,教育和訓練世界各地的家長、教師和治療師。


以下摘錄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(2012年6月)專訪:
Q:您如何開始投入選擇性緘默症的領域呢?
A:二十年前我兒子四歲,他在幼稚園不發一語,被誤診和錯誤對待。我找到美琪‧強生和艾莉森‧溫特琴斯的折頁(她們是《選擇性緘默症資源手冊》作者,中譯本由心理出版社發行),運用其中方法幫助兒子。同時,我的論文發現,移民家庭選擇性緘默孩子的比率較高。從此,我投入了選緘領域。
Q:您使用或推薦哪些心理測驗呢?
A:選擇性緘默的孩子無法回答施測者,或勉強回答但充滿焦慮,因此測驗結果往往低估了他們的能力。有兩種方法可以克服這個問題。
首先,可用阿肯巴克兒童行為檢核表,或是強生和溫特琴斯問卷,訪問熟悉孩子的人。家長提供的資訊很重要,因為通常只有家長看得到孩子的最佳狀況。家長可以將孩子在家的表現錄影,讓評估人員看。
再者,可以調整標準化測驗,例如:魏氏或考夫曼智力測驗。若孩子只是無法說話,可以進行非口語測驗。若孩子無法和施測者互動,可以由家長施測。可以事先指導家長如何進行,或是以單向鏡或電話在家長施測時同步指導。
Q:當孩子「當機」,家長或老師首要怎麼做?
A:老師和家長應該一起討論,孩子在家和在學校的表現,以確認孩子是否選擇性緘默症。若的確是,老師和家長應該設計一套計畫,來幫助孩子。
首先,要讓孩子感受到,你接納、欣賞和喜愛她。不說話不是孩子的全部,他還有豐富的內在。
再者,這套計畫應該根據每個孩子的緘默模式、優點和困難來設計,參與者包括家長和老師,有時還需要治療師。引導孩子一次一小步邁向說話,每一步都要確認是在孩子能夠承受的焦慮範圍內。不要逼迫孩子說話,因為這樣通常會增加孩子的焦慮。
Q:可以談談您的書和線上課程嗎?
A:直到現在,許多選擇性緘默的孩子仍被誤診和錯誤對待。有些心理師採取「洪水療法」,造成孩子長期的心理傷害。也有孩子接受多年的遊戲治療,雖然好玩,對克服緘默卻幫助有限。
我開發出認知行為治療法,為引導孩子的重要人物—家長、老師和治療師,分別撰寫手冊。當老師、治療師和家長合作,依孩子的需求互相配合調整,效果最好。
治療的地點是在孩子的家裡和學校。家裡是孩子最放鬆的地方,治療師先到孩子家裡,以細心控制的小步驟引導說話。接著把場景移到學校,進行類化過程。治療師逐漸將同學和教職員融入說話圈。
※影片有中文字幕;演講現場有同步中文口譯。
 附件:更多專訪內容更多影片Ruth給老師的講義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